研究生 李 南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保障食品、农产品安全,助推经济发展》,刚才食品专业的同事讲得也很精彩。接下来,我想以我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谈一下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洛南县洛源镇,占地五亩,成立于2012年7月,现有员工28人,注册资金200万元,是一家集豆腐干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法人**,是在党中央提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号召下回家乡创业的一名大学生。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建成了年加工大豆300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生产车间12间。2013年8月11日,我有幸随单位领导对这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但考察的结果并不理想,在这里我主要从农产品安全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大豆属于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微生物的污染。二是豆腐干加工的材料来源参差不齐,有可能会出现以次充好的大豆。三是产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过关,我们去的时间是夏季,明显看了车间内有苍蝇乱飞。四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职工多为附近村民,没有统一的工作服,车间内还有小孩在打闹。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某个企业存在的问题,而是我县农产品企业的一个通病,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甚至牵扯到大型企业,所以这也是制约我县洛源豆腐干发展的瓶颈之一,豆腐干虽说有名气,但只能销往县城及各乡镇市场,始终走不出去。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我县食品安全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建议。
第一,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古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流通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就是管理者,首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企业自身农产品的安全管理,杜绝残次农产品原料流入生产车间内。其次要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统一工作服,严肃工作纪律,严格上下班时间,凡进入生产车间人员需消毒后方可进入。最后是搞好车间内的环境卫生,防止病毒、细菌等有害生物扩散。
第二,严格市场监管,着力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对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把好监管关,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联合行动,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指导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经营档案盒监管档案,定期发布初级农产品及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环节的食品抽检信息和监测信息。二是出动执法车辆,对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抽查,凡抽查不合格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岗前培训,取缔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企业,严禁不合格经营主体进入市场。
第三,加强宣传,提升消费者农产品安全意识。一是要广泛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媒体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破除“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陈腐观念。二是加大公众的舆论监督力度,对生产经营有毒有害农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公开曝光,依法打击。以上是我对加强我县农产品安全的几点浅显见解。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不妥还请领导批评指正!谢谢!